“这次多亏了你们,帮助村里追回了拖欠多年的山地承包费,解决了我们大问题……”近日,樟树市观上镇览上村村民聂雪花笑着对市纪委监委前来回访的工作人员说道。
不久前,该市纪委监委在观上镇进行调研督导工作时,发现览上村等部分村集体合同签订不规范,山地、林地等村集体资源租赁承包费迟迟未入账。此外,人情合同、口头协议、账外合同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村民对此多有不满。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该市纪委监委把抓实农村“三资”问题合同清理工作作为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突破口,联合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督导组,督促全市乡镇、村组对所有村集体经济合同进行“拉网式”清查,共排查清理问题合同1125份。同时,督导组成立4个工作专班,通过走访了解、实地查验、账实对比、重点“回访”等方式,对全市255个村(社区)开展4轮次督查,督促整改问题合同89份,挽回村集体经济损失100.8万元。对问题合同背后暴露的村组干部失职失责、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坚决予以查处,目前已有3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6名党员干部受到批评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该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切实扛牢主管监管责任,推动制定出台《樟树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制度(试行)》,明确各村集体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管理集体资产,实现资源良性创收,集体资金遵循专款专用、收支两条线原则,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同时,利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平台加强监管,推动农村事务规范化、村级“五务”公开制度化、监督检查常态化、资金使用透明化,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现在,村集体合同的签订及村里的大小事情都会通过村务公开栏及时发布,我们老百姓心里也有了一本‘明白账’。”览上村村民敖志军满意地说道。
“农村集体‘三资’是群众关心关注的‘钱袋子’和‘家底子’,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樟树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农村集体 “三资”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力度,监督推动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进一步堵塞漏洞、完善机制,守住“三资”家底,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